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貴州鄉村旅游的需求和模式解析
發布時間:
2024-12-23
來源:
作者:
一、突出貴州特色: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貴州省發展鄉村旅游,要在新的起點上,采取新的理念、新的模式,運用新的機制,走一條新的發展道路。貴州需要堅持兩個關鍵:一是堅持社區參與旅游開發;二是堅持國際化的起點,強調文化性和原生性。目標是要把貴州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實現貴州省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
社區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因地制宜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基本原則是要充分體現“社區事務,社區參與”。同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按照國際化視角推進。目前,貴州省已與新西蘭政府和法國、奧地利、愛爾蘭等國旅游機構就合作開發貴州旅游達成協議。要充分利用這些渠道和資源,使貴州的鄉村旅游發展一開始就與國際接軌。貴州的鄉村旅游應是有別于傳統的文化觀光旅游,是能夠給游客提供深度文化體驗的新產品。為此,在開發中如何保護、挖掘和培育鄉村旅游文化就顯得十分緊迫和嚴峻。利用民族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同時又能成功地保護文化遺產,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貴州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既豐富又脆弱,特別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一旦破壞很難恢復,這是發展貴州鄉村旅游業中需要把握的平衡點。
二、消除瓶頸制約:政府引導主要圍繞五個方面
發展鄉村旅游,貴州面臨許多基礎性的制約瓶頸,突出表現在三個斷裂上:一是農民素質與現代旅游服務要求的斷裂;二是落后的基礎設施和環境與旅游發展要求的差距;三是分散的村寨與市場的斷裂,農民很難直接走向市場。為此,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從以下五個方面整合資源,加快鄉村旅游發展。
1、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中心工作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將其作為扶貧工作的新抓手、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引擎、發展旅游的新亮點、就地實現非農化和改造農村的新途徑,高度重視、高度定位,利用旅游振興委員會的工作機制,成立鄉村旅游發展主題工作組,協調有關部門,形成發展的合力。
2、要整合現有的各種資金渠道,保障鄉村旅游建設需要。以貴州省的財力來看,開辟新的專門資金渠道很困難,但各種渠道的扶貧資金、農業開發資金、生態建設資金等很多,整合起來可以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投資。建議貴州省的鄉村旅游規劃由旅游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明確各類資金向鄉村旅游投入。
3、制定和實施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及社區居民的系統培訓計劃。鄉村居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約束的習慣,與旅游接待服務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反差。農民從自我管理的農業生產轉向服務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動上難以平衡心態。通過定期舉辦旅游培訓和教育,消除農民對服務工作的顧慮,端正服務態度,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旅游服務水平。通過參加培訓班,使農民在掌握服務技能中強化服務意識,逐步完成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的過渡。
4、引進先進管理技術,逐步推行規范化管理。通過對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的農戶評定考核,具備條件的頒發“旅游接待許可證”。對接待服務人員進行培訓考核,推行上崗證制度,并定期檢查。推行評優活動,對條件較好、服務質量優秀的農戶進行星級評審,并掛“星級牌”,對村寨分級評定。注重法規體系建設,包括鄉村旅游規劃綱要、鄉村自然與人文遺產資源保護草案、鄉村游憩地利用規劃實施細則、鄉村旅游促進計劃、鄉村環境保護條例、鄉村旅游開發申請條例、鄉村旅游經營者上崗管理條例、鄉村旅游質量投訴與責任事故處理條例等。
5、利用互聯網促進鄉村旅游發展,以信息平臺打造貴州鄉村旅游。與傳統媒體和營銷方式相比,網絡營銷具有廉價、速度快、影響面寬、服務功能強、易形成個性特色等優勢,更適宜鄉村旅游的營銷。建議建設貴州省鄉村旅游網,集營銷、預定為一體。網站的建設與運行,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化運作。
三、實施“新農村建設運動”:創新機制發展鄉村旅游
發展鄉村旅游需要大規模的資金、物資和人力,單純依靠政府不可能,大規模吸引企業投資也不現實,必須進行制度創新。貴州農村如果把勞動力組織起來并實現有序的交換,將煥發出強勁的創造力,我認為,可以提出“新村建設運動”,以此來推進鄉村旅游發展。
選擇一批旅游資源富集、交通好的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示范區,政府負責組織專人搞好規劃,派出專人加以指導并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大量的投入是通過農村居民互換勞動去解決。為使互換勞動在大范圍內發展,并有利于農村行業分工專門化,政府可印制“勞動交換憑證”,并建立勞動儲蓄銀行,用存貸方式交換勞動或積累勞動,按較現代的建筑和生活環境要求,從更新改造住房、美化環境人手,推進規模化經營。由于受鄉村土地分散、小規模經營的制約,當前鄉村旅游存在分散、規模小、個體經營占主體,鄉村旅游產品單一,產品深層次開發不夠,產業經濟結構不健全,經濟貢獻小等問題。因此,以土地聯合經營為核心,形成合作經營組織,綜合利用鄉村的景觀資源和農業景觀,建設鄉村旅游基地,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旅游產品與服務,推動鄉村旅游的規模發展。
從要素組合的情況來看,以勞動力資本化創新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具備了非常好的條件: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的大量過剩勞動力。只要政府出面組織或倡導,從“營造新居”,改善住房和居住環境入手,互換勞動不成問題。二是建設使用的石、沙、灰、磚、瓦、木材等均可就地取材,成本費用低,并可以換工方式取用。三是國家和地方政府每年向民族貧困地區投入的扶貧資金、民族發展資金、民政救濟資金、以工代賑款、農田基金款、城鄉建設款等,加上有世界銀行、聯合國有關組織和各種國際慈善機構、民間社團的貸款和捐贈款等,只要相對集中使用,包括政府財政專列補貼基金供農民新居建設貼息貸款,用于農戶購買水泥、鋼材和裝飾材料等,“新村建設”的展開不成問題。四是可選擇一部分有專長的、有干勁的干部,經專門培訓后充實城鄉建設局組成新村建設指揮機構,具體實施“新村建設”的規劃設計、資金籌措和現場組織指揮、技術把關等,使“新村建設”運動開展既轟轟烈烈,又科學扎實,不流于形式。五是利用開展“新村建設運動”帶動其他各項工作,刺激鄉(鎮)村干部“為官一任、造富一方”,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積極性。不僅政府支出成本低,而且有利于把農村的官與民都納入為同一目標而奮斗的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六是農村有大量能工巧匠和知識青年,只要加強組織和訓練,可以成為“新村建設運動”中的技術骨干和中堅力量。
從世界范圍看,韓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韓國上世紀70年代提出在全國農村開展”勤勞、自助、合作“,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奮斗的”新村運動“取得顯著成效。韓國的新村運動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目標是改善生活條件,包括修建住房、廚房、廁所,美化居住環境。第二階段則更多面向農村,包括修橋、筑路、修建灌渠、公共推肥基地、農村公共建筑等。第三階段直接面向經濟建設,包括創辦農場、林場及開發市場和開辦工廠等等。韓國的“新村運動”采取民辦公助相結合方式,利用了農村大量閑散勞動力,刺激了農民需求,帶動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使韓國僅用25年時間就實現了經濟“起飛”,創造了“人為的奇跡”。
附: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八種模式:
1、“農戶+農戶”模式。這是鄉村旅游初期階段的經營模式。
2、“公司+農戶”模式。這一模式通過吸納當地農民參與鄉村旅游的經營與管理,在開發濃厚的鄉村旅游資源時,充分利用農戶閑置的資產、富余的勞動力、豐富的農事活動、豐富旅游活動。
3、“公司+社區+農戶”模式。這一模式應是“公司+農戶”模式的延伸。
4、公司制模式。這一模式的特點是發展進入快、起點層次高、開發有規模,如果思路對頭、經營科學,容易使鄉村旅游開發迅速走上有序化發展的道路。
5、股份制模式。這一模式主要是通過采取合作的形式合理開發旅游資源,按照各自的股份獲得相應的收益。
6、“政府+公司+農村旅游協會+旅行社”模式。這一模式的特點是充分發揮旅游產業鏈中各環節的優勢,通過合理分享利益,避免了過度商業化,保護了本土文化,增強了當地居民的自豪感,從而為旅游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7、“政府+公司+農戶”模式。從目前一些地區鄉村游發展狀況來看,這一模式其實質是,政府引導下的“企業+農戶”:就是在鄉村旅游開發中,由縣、鄉各級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門按市場需求和全縣旅游總體規劃,確定開發地點、內容和時間,發動當地村民動手實施開發,開發過程中政府和旅游部門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引導。
8、個體農莊模式。個體農莊模式是以規模農業個體戶發展起來的,以“旅游個體戶”的形式出現,通過對自己經營的農牧果場進行改造和旅游項目建設,使之成為一個完整意義的旅游景區,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務工作。
山合水易機構
網址:http://m.mlsmobileaccessories.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2號 -1號樓(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區內)
電話:400-650-6990 010-84098642
傳真:010-64152865 郵箱:info@shsee.org
2025-07-16
慶祝我司簽約貴州黔東南鎮遠古城【美食文化商業街升級改造】專項設計
2025-06-20
慶祝我司簽約徐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創意與規劃設計】咨詢服務
2025-05-09
慶祝我司簽約昆明市高品質都市莊園【創意設計與場景營造】全案服務
2025-03-25
2024-12-23
2024-12-23